手機微信同號:18922813689
寶安: 0755-26465862
地址: 寶安區(qū)前進二路西鄉(xiāng)莊園B座8樓
傳真: 0755-26465862
QQ : 2540981015
微信: 18922813689
郵箱: 2540981015@qq.com
網(wǎng)址:http://m.jnhsjn.cn
公商注冊號:440301118289313
納稅人識別號: 44030500DK00635
統(tǒng)一社會信用代碼: 91440300MA5DQJ6K3W
開戶許可證 :核準號:J584040163236601

柴紹
譙國公柴紹(588-638年)時年51歲,字嗣昌,晉州臨汾(今山西臨汾)人 。唐初大將,凌煙閣二十四功臣之一。幼以任俠聞。補隋為太子千牛備身,娶唐高祖女平陽昭公主為妻。唐國公李淵起兵,領(lǐng)馬軍總管,率先登城陷陣。武德初年,從秦王李世民征戰(zhàn),以功封霍國公。貞觀初,轉(zhuǎn)左衛(wèi)大將軍,出為華州刺史。參與定襄之戰(zhàn),從滅東突厥,后加鎮(zhèn)軍大將軍,改封譙國公。貞觀十二年去世,追贈荊州都督,謚號為襄。
人物生平 早年經(jīng)歷
柴紹出身于將門,自幼便“矯捷有勇力,以抑強扶弱”而聞名。于少年時,便當了隋朝元德太子(隋煬帝長子)的千牛備身(陪伴)。唐國公李淵將三女兒(即后來的平陽昭公主)嫁給了柴紹。
此時,農(nóng)民起義烽火已燃遍全國各地(參見隋末農(nóng)民起義),并逐漸形成以李密(參見瓦崗農(nóng)民起義)、竇建德(參見竇建德起義)、杜伏威為首的三支主力農(nóng)民起義軍,他們分別活動在今河南、河北、山東和江淮一帶,以摧枯拉朽之勢瓦解著隋王朝的統(tǒng)治,將隋統(tǒng)治集團及其軍隊主力分隔于江都(今江蘇揚州)、洛陽、長安三處,全國陷入四分五裂的狀態(tài)。一些隋貴族和地方官吏見隋朝大勢已去,也乘機而起,占據(jù)郡縣,建立割據(jù)政權(quán),稱王稱帝,隋王朝的統(tǒng)治已是日薄西山、奄奄一息。在這種形勢下,早就心懷異志的太原留守李淵父子也開始做起兵的準備。
晉陽起兵
大業(yè)十三年(617年)四月,李淵在晉陽起兵,并秘密派人召當時還在長安的柴紹夫婦。二人接信后,商議決定讓柴紹立即自長安啟程趕往晉陽,李夫人留下自尋出路。柴紹路遇自河東出發(fā)的李建成、李元吉二人,說服李建成打消落草的念頭,三人加緊趕路前往太原。行至雀鼠谷時,聽說李淵已于五月十五日晨宣告起兵,三人相互慶賀,李建成兄弟均稱贊柴紹的主意。
李淵太原起兵后,于六月建大將軍府,授柴紹右領(lǐng)軍大都督府長史之職。七月初五,李淵統(tǒng)甲士三萬于晉陽誓師出發(fā),柴紹兼領(lǐng)馬軍總管。李淵軍將至霍邑時,柴紹先到城下偵察了隋守將宋老生的布防,回來后對眾將領(lǐng)說:“老生有匹夫之勇,我?guī)熑舻,必來出?zhàn),戰(zhàn)則成擒矣。”八月初三,李淵計誘宋老生出城,兩路夾擊,大敗隋軍。李淵軍攻取霍邑后,沿汾水南下,一路攻城掠地,攻下臨汾,平定絳郡,柴紹每戰(zhàn)都當先登城破陣,因功又授右光祿大夫。
去世
貞觀三年(629年)十一月,突厥軍進擾河西,唐太宗詔命各路軍馬反擊突厥(唐滅東突厥之戰(zhàn))。并州都督李勣為通漢道行軍總管,兵部尚書李靖為定襄道行軍總管,任城王李道宗為大同道行軍總管,檢校幽州都督衛(wèi)孝杰為恒安道行軍總管,靈州大都督薛萬徹為暢武道行軍總管,柴紹則為金河道行軍總管,與上述五路共同出擊。唐軍共計十余萬,皆受李靖節(jié)度,于貞觀四年正月出征,最終滅了掉東突厥。
貞觀七年(633年),柴紹加鎮(zhèn)軍大將軍,行右驍衛(wèi)大將軍,改封譙國公。
貞觀十二年(638年),柴紹病重,唐太宗親自前去探望。不久,柴紹去世,贈荊州都督,謚號襄。
貞觀十七年(643年)二月二十八日,唐太宗命畫二十四功臣圖于凌煙閣,皆真人大小,柴紹名列凌煙閣二十四功臣第十四名。柴紹與平陽昭公主生子柴哲威,柴令武。
@過午之年 加說明:后代:八世孫:柴榮,后周世宗 (五代十國:后梁,后唐,后晉,后漢,后周)最后趙匡胤即北宋 。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歷史人物:柴紹 2018.07.18日 忠于帝王的功臣 @過午之年 評價柴紹。